职场领导PUA下属的四种惯用套路!记得避坑

职场领导PUA下属的四种惯用套路!记得避坑职场领导PUA下属的四种惯用套路

01
什么是职场“PUA
 

PUA,全称(Pick-up Artist)源于美国,字面意思,是搭讪艺术家。从简单的搭讪扩展到整个交往流程,发展为主要涉及:搭讪(初识)、吸引(互动)、建立联系,升级关系、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双方关系。

职场PUA只是换了对象,即领导精准打击员工的自信,以达到从精神上掌控员工为目的的手段。

领导通过长期的精神蒙蔽或打压,使下属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,将主动权交由上司掌控,从心理上臣服于对方,并对上司唯命是从。

对普通人来说,遭遇职场PUA,比在感情中被骗钱骗色的概率高多了。

02
常见“PUA”套路

套路给员工贴标签,最终榨干你的价值

你会发现很多公司,在新人员工入职期间,都会给这个员工贴标签,这个标签并不仅是职位岗位上的标签,还有性格上的。

第一是老员工给你贴标签

很多年轻辈的职场新人,会被贴上“小朋友”的标签,小张、小李等等。变成了“小”字辈,其实在一些老员工眼里,你早就低他们一等了。

以自己在公司资历老时间长,吩咐你这个新人,端茶倒水,做这做那,让你做个跑腿的,向他请教问题也不会真心教你。

第二是被领导贴标签。

你如果性格比较外向,但你是做技术岗位,那领导会建议你没事的时候也别闲着,可以在多做做业务,给你安排一些销售的活。美其名曰在培养锻炼你,实则公司又多了一个免费的销售员。

如果你性格比较内向,领导会给你贴个老实、性格好的标签,甚至当众夸你,安排给你的活,不管多少能干的都干了,也从来没抱怨过。其实这番话,大家都明白,并不是真的夸奖你,而是把你塑造成一个性格内向,工作起来不会抱怨的人,反正你性格老实,有什么委屈也不好意思说,是你的,不是你的工作都给你安排上。

用贴标签的方式,把员工控制在一个类似于鸟笼里,先在地位上给你定义,然后再从性格上给你定性,给你一种心理暗示,即使给你再多的活,让你也不好拒绝和反驳,最后让你身兼数职,但又只给你一份工资

典型的既想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,就是一种变相的压榨!

套路二:领导的自我造神计划

在给员工贴完标签,这时候员工已经处于劣势,下一步就是要让员工对领导盲目崇拜和盲目听从指挥,实现降维打击,俗称“造神”

首先领导会在你面前把自己塑造成一位精英,介绍自己毕业于哪个名校,拥有过多少工作经验,担任过什么高级职位等等。对外形和言谈都很注意,时刻包装成一幅高级精英的工作状态,让员工认为在自己的英明领导下能学到不少东西

有很多职场新人因为对于刚接触的工作不甚了解,就会被这种表象迷惑,觉得自己跟对了人,殊不知到了最后,把自己卖了还帮别人数钱!

领导把自己塑造成精英的目的就是让员工盲目崇拜。

其次,在日常工作中,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自己,自己的话就是圣旨,就是精神纲领,如果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,要么立刻痛斥,并发动其他人对提意见者进行人身攻击,要么假装重视你的意见,但其实私底下已把你视为眼中钉。

正如《乌合之众》书中所说:夸大其词,不断重复,言之凿凿,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,是说服群众的不二法门。

但凡工作中有人敢质疑领导的权威,必须立刻疏远,重要工作不再找你,同事说话也悄悄避开你,彻底将你在整个公司孤立,这种氛围会使你特别压抑,忍着吧自己难受,最后自己提出离职。

如此潜移默化的剥夺员工独立思考的能力,最终建立“以我为准”的唯一法则,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,非常可怕!

这就和情感PUA里,对方打造自己高富帅形象以此骗取感情金钱的情况如出一辙。

套路三:通过对你的否定,实时精神打压

这种手段,无论是在生活,还是职场都是最为常见的。

这种精神打压的手段,核心在于不断否定员工自身的工作能力,摧毁他的自信心,让员工丧失判断能力,任自己摆布。

许多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被领导批评、教育,但职场PUA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具体指向,没有理性引导,而是以情绪为主。比如:

“看看你自己做的,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”

“我当初怎么招你这么个没用的人进来”

“你这做的是什么狗屁东西”

回想下这些话,在你工作中是不是经常出现?

以上这些话都是在宣泄情绪,而非解决问题,一个有能力的上司,一定会是先解决问题。

如果员工来过问具体经过和细节,领导一般都是模糊的回答,然后找到言语中的漏洞进行更为严厉的语言打击,告诉员工这都不清楚那就是员工自己的问题。这样一来,员工逐渐的沦为不会思考和判断的工具人,甚至极端的怀疑自己

事实上,要分清楚是不是职场PUA,有一个判断依据,就是正常的批评教育都非常具体,是为了改善和解决问题。什么地方没做好,什么原因没做好,接下来应该怎么做,在正常的批评教育中,是能够从中找出答案的

而职场PUA非常模糊,不管什么原因,都是你的能力问题,长期处于这种精神压迫下,没人能正常工作,只能对上司言听计从,变成现实版的社畜。

越是如此越不可能做出成绩,越做不出成绩越是被继续打压,直至彻底臣服。

套路四:给员工画饼,美其名曰都是为了锻炼你

多少职场人都在干着本职以外的事?

招聘的时候定职定岗,可以把岗位职责一条一条说得很清楚,但是进公司之后,就可以为所欲为了,给新员工多安排了很多本职岗位以外的事,加班加到死,但并不需要多给报酬。只需要多说一句漂亮话:“公司这么安排,都是因为看重你,是为了锻炼你,才给你安排这些工作。这样一来你会学到更多的东西,成长得也更快一些。”

这样员工就会觉得公司重视他了,其实这也是一种PUA手段,打着锻炼、学习、成长的旗号,让你无怨无悔、老老实实为领导工作。

光嘴上说重视,但是给你的待遇相当微薄,那嘴上的那句重视就一定是假的,你依旧是廉价劳动力。

而对于这时候想要放弃,想要跳槽的员工,还可以这样威胁他:

“你面试的那家公司老板我认识,我一个电话打过去,他们就不会要你了!”

这个套路并不高明,但却非常奏效。核心在于两点:

1、不断告诉员工以后会得到重用,但始终没有让员工如愿。这就跟“驴子眼前挂萝卜”是一个道理。持续用希望吊着它,如果此刻放弃,相当于又增了它的沉没成本。

2、“一个电话就能让他上不成班”,可谓胡萝卜加大棒,恩威并施。

这种霸道总裁的语气,对于年轻的职场新人来说,特别有效!

长此以往,会对职场人的心理造成不可挽回的精神伤害。

03
如何反“PUA”套路

反套路一:坚定信念:上司并不是评判你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

记住这句话,能避开80%的职场PUA。

领导、老板、上司,这些人只在你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扮演角色,他们没有权力和能力否定你的整个人生。所以即使他对你否定、嘲讽、谩骂甚至羞辱,都只能说明他们的人品不怎么样,并不代表你一文不值。

尤其警惕那些只有情绪,没有细节的“辱骂”。

说你做得不好,说你不够聪明,那么最好他们自己能做得好,自己表现得很聪明。如果他们自己都做不到,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好,至少在专业能力上你们的水平是一样的。

既然大家都一样,就不要谁瞧不起谁。

反而是那些能够给到你具体建议,让你听了马上知道怎么改正的上司,才值得你去追随。

反套路二:果断行动:打开自己的信息通路

在许多职场PUA的案例里,实施PUA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操作关闭受害者的信息通路。

什么意思呢?

他们会有意去屏蔽掉受害者接受其他观点和信息的通道,让受害者最后只能接受自己单方面的信息,听命于自己的安排。

比如刻意让其他同事疏远你,也不让你和客户接触,你做的工作到底好不好,对不对,你没有一个判断标准,最后只能听他的。再比如告诉你不要去外面听信别人的话,那都是谎言,只有他是为你好。

但,是不是谎言,这个并不应该由他来替你决定,你需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来做出判断。

兼听则明,旁听则暗。当你发现有人刻意屏蔽你的信息通路时,一定要警惕,然后勇敢采取行动,打开信息通路。

比如拓展自己的职场交际圈,和不同的朋友聊自己的经历,多看看相关的书籍甚至寻求一些专业咨询帮助,这都能帮你认清楚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为你好,还是想控制你。

当观点越多,信息越全面时,你就越能辨别是非,判断出对方的话有没有道理。切莫一个人胡思乱想,学会借助周围人的力量帮助你走出思维牢笼。

记住,你的职场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。

反套路三:培养勇气:不要害怕辞职

一份工作和你的整个人生比起来,孰轻孰重?

根据相关调查显示,一个人一生平均要经历7份工作。跟人生的长河比起来,眼下的工作并非不可替代,未来的道路永远都充满未知的惊喜。

所以当你发现对方开始越过底线,得寸进尺的时候,切莫再忍让。你的忍让只会继续助长对方的气焰。辞职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,它只是你拒绝接受不公正待遇的最后选项。

对于那些喜欢给自己树立神话人设的领导,我们要在心里默默把他拉下神坛。记住他也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,他年轻时也可能和你一样什么都不懂,他能做你领导,只是因为经验比你丰富。

你能向他学习的,只有技能和经验 。除了工作以外,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。心里地位一旦拉平齐,你就不会过高仰视他,更不会被PUA。

希望这些文字没有白费,能够对各位遭遇过或者正在遭遇职场PUA的朋友有一些帮助。最后分享一句话:

不要把自己的人生,轻易交到任何人手里。

-完-
点亮【赞】+【在看】+【转发】,让更多人看到。
版权声明:@全媒体运营师 作者授权发表于运营导航网 | 发表时间: 2023-08-03 18:44:57。
转载请注明:职场领导PUA下属的四种惯用套路!记得避坑 | 运营导航网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