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套路|被套路反套路的30+职场人!

职场套路|被套路反套路的30+职场人!这两天我在追一个节目,叫《跃上高阶职场》,讲的是30岁左右的广告精英的职业故事。
 
有一幕让我特别触动,某次3个广告人在比拼创意方案,一个26岁,仅有2年经验的广告人,竟然赢了2个33岁的成熟广告人。
 
正常情况下,工作经验越丰富,提出的方案自然越成熟,也越好,但这次比拼里,成熟的广告人输了,年轻的广告人赢了,这是为什么?
 
boss总结了原因——这个26岁的广告人,还没有被“污染”。
职场套路|被套路反套路的30+职场人!
直戳!
 
为什么进入职场后,年纪越大反而越平庸?初入职场时优秀的年轻人,又是怎么一步步变得经验丰富,同时一步步变得平庸的。
 
因为被“污染”了。
 
我特别喜欢这个词,所以就以它作为今天的主题,这可能是我,也可能是很多职场人会遇到的瓶颈。
 
 
1.
套路“污染”的创意
 
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:你有多久没提出一个有创意的点子了?
 
还想问做内容的同学,你经常遇到灵感枯竭的时候吗?补充一句,如果没遇到,说明写得太少。
 
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,我是做自媒体出身的,从2016年开始写到现在,连续写了6年。我写文案的前半年,吭哧吭哧找了很多非常有趣的选题,有趣到我现在根本写不出来。
 
转折点在我日更半年以后,我开始觉得灵感不够,既要保证选题的新颖,又要平衡阅读量,更要命的是,我突然发现,这些选题翻来覆去都是那么几件事,最终的价值点兜兜转转就那么几个。
 
就这样,我正式进入写作的瓶颈期。
 
能写的选题越来越无趣,能提炼的观点也越来越少。
 
我开始发现,我被困在了“框架”里。
 
自媒体有套路,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些所谓的套路,比如各种标题党,比如爆款选题大法,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,套路用得越多,创意就越少。
 
职场人面临的第一个污染源,就是“套路”。
 
新人进入一个公司,第一个接受的事物是“标准化”。
 
内容是标准化的,选题有方法,框架有方法,写作有方法,这是一整套标准,按照标准创作,阅读量能稳稳提升;工作是标准化的,日报有模板,周报有模板,思考方式有模板,按照模板来工作,效率大大提高,思考问题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。
 
但这一条又一条的标准,压制的是本该蓬勃的创造力。
 
所以那些最优秀的自媒体人,往往不在公司里,而是单干。
 
标准化越高的公司,对创造力压制越严重。
 
所以,工作经验越丰富,接受的标准越多,思维局限越多,因为思想被禁锢在框架里。按照别人制定的标准工作,自然可以做得越来越熟练,越来越好。
 
但也注定,越来越平庸。
 
因为,你活在别人的标准里。
 
这几年,我特别害怕这个事,是的,我害怕平庸,害怕生活变得无趣,害怕我未来30年的工作,一眼就能望到头。
 
所以,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尽方法保护自己的创意。
 
一旦创造力被束缚了,你不可能超越现在的自己。
 
标准化,可以让小白成长为成熟的职场人,但从成熟到优秀,需要用创意来跨越。
 
最后我终于找到一个方法破解“套路”——自恋。
 
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是认真的,自恋确实是一种有效的“破套路”的方法。
 
怎么破解呢?
 
试想一下,标准化,会让你困在框架里,但如果,你是制定这个标准的人呢?你会被困在框架里吗?
 
不会。
 
你只会把别人困在框架里哈哈哈哈哈。
 
但不重要,不管你得到了多少种套路,学会多少种爆款方法,只要你一直去寻找新的爆款方式,新的套路,你就不会被套路限制。
 
这一切的前提是,你要相信,你就是那个可以制定标准的人,也就是自恋,自恋还是有点好处的。
 
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,“套路”会污染创意,但“制造套路”却可以激发创意。
 
脱离小白水平,需要大量学习套路和框架,但从小白进阶到高级,需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。
 
 
2.
被“污染”的工作热情
 
我特别喜欢一种人——每天早上,每次遇见,都能笑容灿烂跟你打招呼的人。因为这种人给我一种感觉——原来我还活着,不是办公室里的一具干尸。
 
真的,跟着快乐的人一起工作,你也会变得快乐。
 
但现实是,这种充满工作热情的人往往很少,而且经验越多,越不容易获得工作的快乐。
 
之前我听过一个词——情绪消费。
 
直接点说就是,你需要为你的情绪花多少钱?
 
假如月薪1w,工作不开心,每天下班都要找朋友吃吃喝喝,晚上泡吧蹦迪,才能缓解情绪,一个月花费3k,那情绪价值就是3k,实际到手的工资不是1w,而是7k。
 
前一段时间,我内耗特别特别严重,看过我前几篇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。
 
严重到什么程度呢?只有逛淘宝才能缓解情绪。
 
我开始疯狂地逛淘宝,上班划水的时候逛一逛,下班的时候逛一逛,睡觉前还逛一逛,淘宝每天有几千万只逛不买的人里,就有我这么一个。
 
马爸爸不懂那几千万只逛不买的人是在做什么,我可以告诉他,我们只是在逛一逛社畜为数不多的快乐。
 
当然,逛了不可能不买,就这样,我在淘宝上又花了几千块钱,买衣服,买化妆品,买快乐。
 
如果你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,只能花钱从别处买回本该从工作来的快乐。
 
更诡异的是,工作时间越长,越难从工作里获得快乐。
 
我观察过很多公司老人,在公司里待了三五年,但发展完全不同,主要分2种:极度优秀,每两三年就升职一次,赚的钱越来越多,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大;极度平庸,在一个或多个岗位里稳定摸鱼,不上不下。
 
后者,就是失去了工作热情的人。
 
我可以想象得到,这些人是经历了什么,才能让他们有一种百折不挠随地摆烂的心态,因为现在我也经历着。
 
我的工作需要经常跨部门沟通,搞过这事的人都懂,真TM太难了!
 
假如这件事不是对方的KPI,别人没有义务帮你解决问题,即使对方愿意帮你解决问题,也得看这件事的业务价值判断优先级,假如优先级不高,只能先牺牲你这号人打打杂,干点脏活累活。
 
总而言之,希望是有的,但问题解决的时间可能在明年甚至更久。
 
有一点希望,四舍五入一下就是绝望。
 
因为有太多太多消耗情绪的事,所以工作热情被逐步磨灭了。
 
以前我不懂,现在觉得挺难受。
 
我也终于明白,那为数不多的,可以十年如一日在同一个岗位,一份工作里持续保持热情,兢兢业业提升专业技能的人有多可贵。
 
公司是个大染缸,会把你的热情给污染掉。
 
要抵御这个污染源特别难,我唯一找到比较有效的办法是——分心。
 
所以我做了这个号,没事就跟大家吐吐槽,不管谁骂了我,让我生气,我都写篇文章怼回去,反正对方看不到,这样既能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,还能让我出气,顺便搞了下副业,一举三得。
 
当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你会特别害怕这个篮子坏掉;当把鸡蛋放在2个篮子里,每个篮子只能吸引你一半的注意力,这样内耗也就分散了。
版权声明:@全媒体运营师 作者授权发表于运营导航网 | 发表时间: 2023-08-03 18:52:35。
转载请注明:职场套路|被套路反套路的30+职场人! | 运营导航网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